EN

荣誉资质

NEWS

bob手机版网页

bob直播app下载ios

  • +86-755-29891893
  • myp@www.brain17.com
  • +86-755-29891682
  • 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街道 观光路汇业科技园2B-2C栋
荣誉资质
bob手机版网页:对话亿纬锂能刘金成:未来更倾向于圆柱电池和叠片磷酸铁锂电池

2024-05-14 06:50:47 | 来源:bob直播app在线下载 作者:bob直播app下载ios

  当前原材料涨价叠加了动力电池的快速发展和储能的快速发展,刘金成认为,材料的价格到现在这个阶段就应该是在高点附近了。但他同时指出,对企业来讲,不能赌它是在高点或者材料价格以后会下降,无论什么情况,企业要保持竞争力。

  为此,亿纬锂能在去年就构建了从锂、镍、钴到电解液、到隔膜整个供应链的建设。今年开始,这些合资、合作的工厂都开始陆续(建设)。

  对于大圆柱电池、方形电池、软包电池等不同技术路线,刘金成表示从化学体系上来讲、结构来讲,这些电池都是各有优势的,但这些电池的长期发展是看它未来对市场的适应性和是不是最根本能够解决这个行业的需求。

  刘金成认为,大圆柱电池会是主流的路线,叠片方案的方形磷酸铁锂电池会在普及车型里面成为主流的技术路线,它具有经济性,电池内部的电化结构来讲更加合理,而且电池的安全性也有很好的保障。因此,综合因素考虑起来,亿纬锂能更倾向于圆柱电池和叠片的磷酸铁锂电池。

  Q:第一,在现在的整个动力电池领域,我们看到竞争格局里边有技术要素、市场资源,包括供应链资源,各个竞争要素都已经进来了,根据您的预判,这三个要素在未来整个竞争关系里面会形成什么样的市场格局?

  第二,现在有些动力电池企业已经开始在储能、换电等消费类的物联网各个领域都有业务布局,您认为现在的这些业务布局会成为一个电池企业下一步发展的标配吗?

  A:动力电池现在实际上是需要技术、需要高水平的生产制造和强有力的供应链支持,特别是在今年供应链,因为在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叠加发展的背景之下,供应链是显得有些困难的,所以导致了价格的快速上涨,它就为动力电池的经营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但是这个挑战总会把它应对过去的,而且大家都有办法进行处理,所以长期来看我觉得技术要素依然是动力电池企业里面摆在最前面的要素和能力,这是最基本的。但是随着电池生产交付量规模的扩大,你的供应链能力我相信也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如果排一个序的话就应该是:技术要素、供应链能力和制造管理水平这样一个顺序。

  关于动力电池企业储能和物联网这些,因为动力和储能电池本质上讲都是化学储能的装置,原理上是没有区分的。早期的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是用同样的技术,近几年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细化,专业的电池体系在完善,动力电池成为了动力电池体系,储能电池成为了储能电池的体系。动力电池磷酸铁锂一般做到4000次循环,可以满足汽车的100多万公里的要求。储能电池现在把循环生命做到8000次,甚至过1万次成为它的要求,电池设计方面就发生了改变。物联网等其他消费类电池不应该是动力电池扩展的反向,反过来是消费电池在往动力电池转,对我们亿纬锂能来讲,我们实际上是以过去的消费电池为平台,在进行动力电池的二次创业,经过这7年的发展,我们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都有了很好的资产结构。消费电池的整个板块其实也成长得比较好,我们自己也是成为了消费电池+动力电池都有的全面解决方案的公司。

  行业未来怎么发展,我觉得还是希望朝着更加专业化、更加精细,细分市场做到更高水平的发展,这样才有竞争力,才有更好的生产能力。

  Q:第一,刚才您提到电池上游原材料价格进行了一波暴涨,您长远来看,这个厂家大概会持续多久?具体亿纬锂能会有怎样的应对措施?

  第二,亿纬锂能去年启动了大圆柱项目建设,今年会不会有量产?对于圆柱4680电池和方壳软包电池的优势和劣势,刘总您是怎么看待的?包括市场表现、产品性能、产业化难易程度。

  A:材料涨价叠加了动力电池的快速发展和储能的快速发展,这两个快速发展都跟电池的竞争力相关的,当我们的电池价格做到6毛、7毛钱每瓦时的时候,动力电池和传统的燃油车(相比)就有了很强的竞争优势。储能,特别是在电网发电侧的,包括用户侧,都有了很好的经济性,所以需求爆发式增长。增长的结果导致了材料资源不够,所以造成涨价,这样的话很快会形成平衡,碳酸锂涨到50万左右水平的时候,储能用户的采购已经有些分歧、有些动摇,在电动车里面我们也看到A0级车的工厂已经不接单了,因为这样会导致它亏损。供求关系,最终端消费者的行为可能限制了材料的涨价涨幅。所以我认为材料的价格到现在这个阶段就应该是在高点附近了。要是从行业健康发展的角度来讲,材料在这个阶段里面向下降下来,可能对这个行业是比较健康的,这是我的看法,再往上涨应该不一定好做得下去了。

  对企业来讲,因为我们不能赌它是在高点或者材料价格以后会下降,无论是什么样的情况,企业的竞争力要保持,企业活下去的能力要能够持续。在去年我们就提出来构建供应链的想法,我们认为将来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这样一个大行业是需要大规模电池企业有一个产业链的支持团队,才能够符合这个行业发展的竞争力要求,所以在去年我们就构建,从锂、镍、钴到电解液、到隔膜整个供应链的建设。今年开始,这些合资、合作的工厂都开始陆续(建设),这样对后续市场的竞争力肯定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另一方面,本着可行可靠、和谐发展的方式,我们和我们的供应链伙伴建立了这样一个长期有效的合作关系。这些会让我们在行业里未来价格波动过程里面,我们能够比较从容地去应对这样一个变化。从今年下半年开始会做供应链的,合资工厂开始投产以后,在供应链方面的能力就会得到非常大的提升,这是从供应链我们的应对措施方面考虑的。

  大圆柱电池、方形电池、软包电池我早上的报告里面也简单讲了,没有具体做更多的解释。从化学体系上来讲、结构来讲,这些电池都是各有优势的,我们要看这些电池的长期发展是看它未来对市场的适应性和是不是最根本能够解决这个行业的需求。我们从绝对安全这样一个概念的角度来讲,大圆柱的三元电池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搭载电芯的设计以后可以保证这个电池不会有热扩散,系统的安全性,当我们从市场要求的定义来讲的话,我们觉得它是可以做到绝对安全的。你刚才提到的方壳电池和软包电池在市场上也会有客户喜欢,也会有一定的成长机会,但是从主流的角度来讲,大圆柱电池会是主流的路线,方形磷酸铁锂的电池会在普及车型里面成为主流的技术路线,它具有经济性,我讲的是叠片的方案,电池内部的电化结构来讲更加合理,而且电池的安全性也有很好的保障。综合因素考虑起来,对我们表达出未来的电池方向,(我们更倾向于)圆柱电池和叠片的磷酸铁锂电池。

  Q:我们知道去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很大,您作为核心供应链产业企业,您对2022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预测是怎样的?去年亿纬锂能在国内动力电池装机排名我没记错的话应该是排名第八,今年对国内的整体市场亿纬锂能有怎样的市场目标?这个问题可以帮我们解答一下吗?

  A:亿纬锂能去年的排名是第八,但是实际上我们交付的电池应该更多,因为我们有一批电池交给了欧洲的客户,还有韩国的客户。软包电池去年就产销了10GWh的电池,总归我们还是排在前十,今年我相信亿纬锂能在市场的份额会进一步提升。因为我们现在已经成为一些重要客户的重要供应商。特别是到下半年我们的市场份额我相信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而且我希望这是一个持续提升的过程。

  A:今年一季度材料价格涨得更快一点,我们当时采取的策略是作为行业主要的企业,我们自己是这么定位的,我们希望能够把价格快速波动的方式平缓下来,所以我们第一季度并没有采取比较快速去涨价的安排。但是市场发展到今天,我们自己分析下来应该在这样一个价位上稳定一段时间,所以我们也在积极地和我们主要的客户进行价格的讨论,主要的客户已经达成了共识,应该在3月份的时间内,我们主要客户的价格就完成调整。价格是调整了,简单地回答你的话,就是我们进行了这样的一个价格调整。好多电池供应其实依然是紧张的,我们现在各个工厂的产线应该排产都是满的。但是到这个阶段里面,确实我们非常显著地感受到了市场的变化,包括储能电池,有一些重要的客户明确地提出来价格红线,超过了一定的价格就做不下去了,我们基于这样的判断,我们认为供应端的价格应该是到了高点附近。谢谢子晔。

  Q:有观点认为目前动力电池短缺是高端产能不足,低端产能过剩,您如何看待这个观点?还想问一下亿纬锂能未来的产能规划是什么样子的?

  A:高端产能不足,我们两年前就讲出这个观点,因为中国企业扩产,总体上来讲,我们觉得制造的能力和水平都没有达到很高的水平,还需要有提升的空间,因此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里面,我们认为所谓高端产能不足,低端产能过剩这种说法都应该是成立的。但是我们看到整个市场主要的供应商,宁德时代已经占了很大的份额,我们这个时候也不敢说就是高端产能不足,因为现在能够排在前面的企业应该都算得上是高端产品了。我们其实是讨论过剩和紧张的问题,过剩是一定存在的,因为行业快速发展的时候,供应链的供应能力方面来讲一定是会有一些过剩的,我们相信是这样的。做得好的企业、对客户负责的企业才会生存下来,但是这个时间会很长。我们的产能规划主要是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做的,我们已经公告了将近200GWh的产能,我们都在进行建设,到今年年底陆陆续续会建成,到2023年上半年会建成投产,到明年整体的产能应该达到200GWh上下范围,是这样一个水平。

  Q:第一,我最近看到说在电池领域人才比较稀缺,好多企业都在开高薪挖人,我想问一下我们这边的人才储备怎么样?

  第二,我看到我们的战略是在多种技术路线上同时发力,但是这样的话就会导致精力分散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如何继续保证自己竞争力的?

  A:人才的问题确实是在行业快速发展里面很突出的问题,本身这个行业过去积累的各类人才,包括技术、包括工程、包括质量管理的这些人都是不足的,在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里面,人才短缺是一个普遍现象。亿纬锂能走的路线是培养为主,因为我们在电池行业耕耘很多年,沿着这个方向培养我们主要的技术团队和骨干,我们现在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已经超过2000人,在今年年底应该会达到3000人的规模,主要是客户的项目越来越多。我们自己的研究院技术能力是在不断发展的。因为有些公司采取的是拿来主义的方式,他们主要是靠挖人来支撑他的技术开发,这类企业在行业里面还是挺多的,高薪挖人或者高薪招人这种相信我相信还是会在长期内存在,这是发展的显著特征。但是我相信有自主培养人才,能够自主开发技术产品的企业会更好一些。

  从产品路线上来讲,在几年前,可能在2015年、2016年或2017年,担心我们的技术能力不足,那个时候可以讲,到现在各个产品线我们的技术能力应该讲都是非常强的了,其实我们自己有一个判断,比方说我们的软包电池产销量在中国规模里面我们是最大的,我们达到了10GWh,磷酸铁锂储能和动力电池加起来我们的规模在行业里面也是差不多前三的水平。18650和21700的电池规模我们在中国行业里面应该是第一的,大圆柱电池我们还是希望处于领先的位置,这是得益于我们不断地在加强和强化我们的研发能力所取得的(成绩)。我们现在应对电池的技术发展来讲,我们应该说已经变得游刃有余了,不会那么困难,也不会资源不够。

  Q:我现在有关注到亿纬锂能可能也在电池回收方面有业务,想问一下咱们在电池回收方面有怎样的布局与规划?对国内动力电池回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您有哪些看法?在政策方面有哪些政策需求上的支持?

  A:过去的电池出去回来得比较少,过去都是把它交给我们的合作伙伴,但是从现在来看电池的回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因为一个是规模很大,现在5万吨碳酸锂以做20GWh的电池,换句线GWh的电池回收回来,电池里面就有5万吨的碳酸锂,5万吨碳酸锂从开采的角度来讲是好大的工程行为,所以电池回收这件事情会变得越来越重要,规模会越来越大。就我们亿纬锂能而言,我们觉得我们还是一个电池的制造企业,不是一个技术企业,我们需要把电池整个全生命周期的循环打通,包括生产线上退下来的电池回收,我们希望能够投入到电池过程里面的材料利用率提升起来,相信再过一段时间,大家对电池残值的计算会更加重视。我曾经看过A0级车厂设计的车对大众的符合性非常好,价格也不贵,如果将来把电池回收的残值能够发挥得更好的话,就意味着消费者可能以更低的使用成本来使用这个电动车。这个对行业的作用是很大的。所以做好电池回收这件事情意义非常大。刚才刘通提到说政策方面的问题,它已经变成了一个产业化成熟很高的事情了,它自然地会形成集中度的能力,特别是大型的电池企业和大型的材料企业都会加入到这个行业里面去我觉得政策上应该没什么问题,我们会把它做得很好,谢谢刘通。

  Q:您刚刚也提到了回收退役电池,您觉得目前国内退役电池回收网络的搭建瓶颈主要在什么地方?怎么来推动回收这一块的利用率?

  A:我没特别去思考这个问题,因为我觉得这个还不会构成一个问题,我的逻辑很简单,我过去常讲,我说我们一块钱的硬币大家都不见得喜欢,但是在街上根本见不到,因为有价值,大家会把它弄回去。所以电池回收这件事情也是一样的,现在电池的回收价值越来越高,不管用什么样的方式大家都会把它收集起来,市场的发展会越来越成熟,所以它的网络会自然建设起来,我觉得这个不会有任何问题,行业参与的各个方面都会把这件事情做得天衣无缝。黄丽,不用担心这件事情。